厦门市集美学校委员会

THE COMMITTEE OF JIMEI SCHOOLS

新闻中心

弦歌不辍、铎声悠扬

时间:2022/9/8 10:36:24
分享到 :


    近代教育家廖世承曾说过,“一个学校最后的成功,就靠着教师”。集美学校校主陈嘉庚先生亦认为,师资“最为无上第一要切,因教育之母,将来概由此产生”。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,集美学校,以八闽大地的土壤为滋养,顽强生存,而这其中,就有许多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,他们不求名利、甘贫守志,与学校一道,在残山剩水间栉风沐露、流离播越,成为集美学校这棵大树最深厚扎实的根茇。

1.jpg

陈嘉庚回国看望内迁安溪的集美学校师生

并与全体教职员合影(1940.10.27)

    1945年,时任集美学校校董陈村牧在厦门电台发表讲话,对战时集美学校播迁历程进行回顾,谈及成就,认为“首先值得报告的是八年来集美学校仍然保全了最优秀的教师阵容”,因为“抗战以后,教师由于生活上的困难,纷纷改业,很多学校无法挽留优秀的教师”,但在集校,“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教师都是在抗战期间与学校患难与共的,而且这些教师都是夙负盛名的第一流教师,这实在是难得的”。而集美学校之所以能成为战火中四方辐辏的教育高地,与其严选、优育、厚爱的师资政策是密不可分的。





2.jpg

抗战时期的陈村牧



德才兼备、不拘一格

——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用人原则


    上世纪30年代,国民政府关于教师任职资格的法规标准尚不严苛。根据1933年教育部颁布的《中学规程》,除师范本科、专科毕业生外,“经高级中学教员考试或检定合格者”或“有价值之专门著述发表者”,也可在学校任教。由于当时国内师范教育体系薄弱,且战时教育行业人才吸附能力下降,导致高等教育人才供不应求,许多学校不得不“退而求其次”,聘用非师范专业出身,或学历较低者担任教职。

    据《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》统计,1930年,全国中等学校教员中,大学、高等师范毕业者或留学人员共占47.27%,超过5成教员为专科或以下学历。到了1935年,在教育相对发达的东部六省,仍有42.28%的教员为专科及以下学校毕业。

与之相比,集美学校的师资水平可称得上“出类拔萃”了。以集美中学为例,即使在人才流失严重的1940年,学校仍然保持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。全校34名教员中,大学毕业者25人,高等师范毕业者3人,其中,有18人毕业于北平、复旦、大夏、光华、中山或厦门大学等知名学府,高等人才占比远高于同期全国中学水平。

3.png

集美中学全体教职员撮影(1931.3)

    在集美学校,教师所教科目不必为其进修专业所限,只需胜任,亦可跨学科任教。譬如历史学家庄为玑,他毕业于厦门大学文学院史学系,但学植深厚、兼通史地,故因应需求担任地理教师;李文立、沈汉祥两位教师主修历史社会学,却分别任英语、生物科教员;陈淑元曾就读复旦大学化学系,任教化学,亦兼任算学教师。这样灵活切实的用人方式,既契合当时的社会人才结构,亦顺应了教师行业发展趋势。

    除了学识素养,道德品质也是集美学校考察教师的重要标准。集美学校以“诚毅”为校训,对于“执掌教育大权”教师,更是要求其必须“以身作则,躬行实践”。抗战内迁时,因山城环境清苦,校中有少数教职员为消遣娱乐,在夜间通宵聚赌。陈嘉庚先生向来反对赌博,认为其消耗身心,为此,集美各校及校属各机构严令禁赌,并正告全校教师:从事教育,应束身自爱,领导学生,不可因一己所为玷及校誉。正是在这样的人才理念之下,集美学校采光剖璞、披沙拣金,罗致了一批学识渊博、品德优良的教育精英,更培育了诸多受人敬仰的“跨学科教师”和“大先生”。

4.jpg

集美学校师德师风良好,师生关系融洽,

图为师生远足安溪郊外参山时合影


内培外引,优中选优,

打造“双师型”师资队伍

    1939年,福建私立集美职业学校在大田成立后,师资匮乏、结构失衡等矛盾愈加凸显,随着水产航海、商业、农业等学科独立性不断增强,专业科目存在不少岗位空缺。当时,集美学校在省内教育界负有盛名,许多教师敬仰陈嘉庚先生的人品风范,主动舍弃在省会的优厚待遇,来到集美学校任教。自9月至次年1月,曾天毅、章桂森、叶迥澜等学科骨干先后来到大田,出任职校教导主任、农业科主任、商业科主任,初步奠定了职校发展的人才基础。

    与此同时,水产航海科主任一职却迟迟未定。校董会原本属意由校友巫忠远出任,他早年就读于集美学校水产科,因成绩优异,受“成美储金”资助,被选派至日本东京农林省水产专门学校进修,曾在日本递信省甲种远洋航路船担任二副。回国后,先后辗转浙江、天津、福建等地,在水产试验场、水产专科学校任职。但也正因履历出色,巫忠远当时已被任命为福建省政府咨议,兼任科学馆海藻研究院主任及养鱼场主任。

   为争取人才,校董会向省政府去函商请,并拜谒时任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、教育厅厅长郑贞文,提出希望聘请巫忠远和同在省政府供职的校友刘施恩、曾广茂来校服务。省政府方面为集美学校求贤若渴的诚意打动,特别准许巫忠远、刘施恩以三分之二工作时间在原单位(省立科学馆、省建设厅)服务,其余工时在集美水产学校任教,且学校无须支付工资。曾广茂则准予辞职,在集校任教。

    1940年1月,巫忠远正式到任,他心挂两头、往来奔波。直至8月,当年一同留日的同窗陈维风响应校主“校友养校”号召,忍痛告别病妻,用一副扁担,挑着行李和年幼的女儿,由广东徒步跋涉十余天赶至大田,从他肩上接过水产航海科主任的重责大任,职校的领导班子才逐步趋于稳定。

5.png

陈维风

    为夯实教师队伍,陈村牧先后多次到永安、泉州等地考察,了解岗位需求情况,为学校物色、延聘教师。其中不乏履历丰富、业绩突出的管理人才,如集美中学校长戴世龙,他历任同安县府督学、福建省会教育局任督学,曾在省政府就事,又先后出任福建省立师范中学训育主任、蒲田中学校长等职,资历深厚;中学初中部主任杜煌,曾在金门公学、永春公学、省立厦门中学、惠安县立中学、惠安县立简师等校任教导主任、总务主任等职,作为教员,还可兼国文、历史、地理、英文等科目,是一位历练丰富的复合型人才。

6.jpg

集美学校校务联席会议议员合影(1943年10月26日摄于安溪,前排左起:尤逸潜、陈延庭、陈村牧、黄毓熙、陈水萍;后排左起:杜煌、陈维风、庄纾、叶文佑、叶书衷、戴世龙)


荣誉、尊重与关爱:

让学校成为教师“第二个家”

    在延请名师的同时,集美学校更注重运用精神激励因素,使教师身处于温馨和谐、尊师重道的环境氛围中,从而对学校滋生出深厚的情感羁绊,真正做到“以校为家”。

    1938年,集美中学国文教员温树校(字伯夏)因肠炎离世。这是一位博学多识、充满浪漫情怀的青年诗人,随校内迁时,曾以“天风料峭吹我衣,回首独舒千里目”的乐观精神激励了无数师生。噩耗传来,全校师生心痛不已。学校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,并在《集美周刊》发布《追悼温伯夏先生特辑》,以寄托哀思。念其遗孤年纪尚幼,校董会特设立教育基金,为其后人成长提供保障。在整个内迁期间,学校对不幸病故的林醒民、陈朝内、任克诚等几位教师,都给予了妥善抚恤。这些充满人情味的真诚关怀,也令客居异乡的教师们,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与慰藉。

7.jpg

温伯夏先生追悼会(1938)

8.jpg

《温伯夏遗著集》摘选

    正因如此,许多教师半生耕耘,始终不曾离开集校。1943年,10位在学校服务十年以上的教师一同合影,为这段艰难岁月留下纪念。10人中,资历最久的是英语教员陈大弼,他自1918年中学创办即在校服务,教龄已达25年。当年10月21日,在欢庆校主七秩寿辰、集校成立30周年的喜悦时刻,学校为这位多年来兢兢业业、诲人不倦的“创校元老”举办了“执教25周年庆祝大会”。校董会向其颁赠了“良师兴国”巨型宝鼎一座,并给予其两万元现金奖励。

9.jpg

集美学校在校服务十年以上教职员合影(1943.10)

    荣誉之外,资深教师还享有特殊优待。学校规定:在本校服务20年以上教师有卓著劳绩者,可被校董会选聘为咨询委员;在校连续25年以上的教职工,可以休假1年,休假期间可以到外地考察,如仍在校任职可得双薪。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,也成为众多良师自愿扎根集校的因素之一。

    内迁8年中,集美学校坚持“选育管用”相结合,以真心真情招揽、留住人才,打造了一支学识出众、品格健全、意志坚定的教师队伍。他们始终坚守初心,与学校一道走过艰难竭蹶的烽火岁月,使集美学校在战火中弦歌不辍、薪火相传。







END





文字 |潘荫庭

图片 |陈嘉庚纪念馆

编辑 | 陈华丽、陈辉鹏

策划 | 王铮铮

审核 | 张志方



热门动态

集美校委会干部职工赴大博医疗、蓝湾科技参观学习 厦门市陈嘉庚教育基金会第35届集美学村奖教奖学颁奖 2024年陈嘉庚奖学金录取名单公布 厦门市陈嘉庚教育基金会关于2024年度集美学村奖学金评选工作的说明 厦门市陈嘉庚教育基金会关于2024年度集美学村奖教金评选工作的说明 集美校委会举办“发挥教育实践基地作用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主题讲座

相关社团 工作情况